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教师工作是个良心活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159  更新时间:2015/5/29 8:12:07  文章录入:wgw  责任编辑:wgw

——欧阳仕文同志在2015年师德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从今天开始,市教育局将在全市开展教师职业道德专题教育活动。今天,我利用这个机会与大家交流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问题,也当作是开展这项活动的动员,题目是《教师工作是个良心活》,讲三点。

一、师德很重要

    决定一项工作成效的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因素是工作态度。换句话说,就是责任心,也可以说是职业道德。不用心什么事都做不好。举个例子:

一名女青年在公司工作快三年了,比她后来的同事陆续得到了升职的机会,她却原地不动,心里很不舒服。一天,她找到老板理论。我从来没有迟到过,也没有早退过,是不是公司对我有偏见,为什么比我后来的人都提拔了,而我却一直原地踏步?”老板笑笑说:“你的事咱们等会再说,我手头上有个很重要的急事,要不你先帮我处理一下?一家客户准备到公司来考察产品状况,你联系一下他们,问问他们什么时候过来。”十五分钟后,女下属回到老板办公室。“联系到了吗?”老板问。“联系到了,他们说可能下周过来。”“具体是下周几?”老板问。“这个我没细问。”“他们一行多少人。”“啊!您没叫我问这个啊!”“那他们是坐火车还是飞机?”“这个您也没叫我问呀!”老板啥也不说,打电话比她晚到公司一年的年轻人过来,并交给她相同的任务。一会儿功夫,年轻人回来了。“哦,是这样的……”她答道:“他们是乘下周五下午3点的飞机,大约晚上6点钟到,他们一行5人,由采购部王经理带队,我跟他们说了,我公司会派人到机场迎接。”“另外,他们计划考察两天时间,具体行程到了以后双方再商榷。为了方便工作,我建议把他们安置在附近的国际酒店,如果您同意,房间明天我就提前预订。”还有,下周天气预报有雨,我会随时和他们保持联系,一旦情况有变,我将随时向您汇报。”

两相对比,一直得不到提拔的那个人无话可说。所以,用心工作与不用心工作,结果完全是两码事。一个人要把事情做好,让自己的工作出彩,首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的工作态度,要对工作上心、用心,而不是随随便便,马马虎虎。在公司工作是这样,在学校当老师也一样。有的老师学历很高,但工作不努力、不上心、不在状态,不可能教好学生。

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活生生、有思想的人,教师的职业道德显得尤其重要。可以说:建设良好的师德师风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学校品牌建设优质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地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

二、问题很突出

    应该说,大部分老师的职业道德是好的。但毋庸讳言,我市教师队伍在师德表现方面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突出的问题有如下三个:一是工作不努力,工作不在状态,备课不深入,上课不用心,改作不认真。二是只教书不育人,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片面追求成绩和升学率,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及综合素质的提升。三是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和本能,不注重学习研究,观念陈旧,方法落后。市教育局请来全国各地的专家开展培训。我认为培训就是一种福利。通过培训,教师的能力水平得到提升,教师的价值就提高了。但有的老师不这么想,认为培训是一种负担。千方百计躲避培训、逃课,甚至出现让学生顶替的恶劣事件。我们的教师职业道德,的的确确存在问题。

三、我们怎么做

首先要激活良心。我们的立论是:教育是个良心活儿。良心是隐性的,不是显性的。怎么做?做多少?不是靠外在约束,而是取决于你的良心。这个社会没良心的事多了去了。最近网上热炒,一家酒店的清洁阿姨用擦坐厕的毛巾擦杯子。有学校饭堂的经营者,廉价购买劣质材料做成的肉丸、香肠,加工给学生吃。我讲过多次,学校的小卖部不准卖鸡爪、鸭脖子、辣条等这些不卫生的熟食,但是一些校长熟视无睹不当回事,反映了这些校长缺乏关心学生饮食卫生、身体健康的职业良心。

老师备课时间没有硬性规定,校长看不到,学生也不知道,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良心。你有良心,备课就细致一些,深入一些。没有良心,就通宵打麻将,随便拿一道题糊弄学生,45分钟也就过去了。基于这样的现实,我们怎么办?关键要激活良心。激发内驱力为主,外部管束为辅。我很反对有些学校反过来,上班只打卡考勤,不做老师的思想工作。有的老师打卡来到学校,只是炒股,不备课,不辅导学生。外部管束是必须的,但不是主要的。更重要的是激活老师的良心。

    要守住“不误人子弟”的底线。家长把孩子交给你,老师尽心尽力,孩子学得好,前途无量。老师没良心,工作不力,孩子学不好,就毁了这个孩子和家庭。大家拍着胸口问一下,你上的课学生听进去了吗?学生学会了吗?如果学生听不进去,学不好,那老师应该愧疚。

    二要将心比心。假如你孩子的老师讲课时,班上学生睡倒一大片,你对这位老师有什么看法?

    三要无愧于心。家长把孩子交给你,你领了政府的工资,你对得起家长、工资和自己的良心吗?有的老师,以及一些工作人员,整天混日子不干活,这样混日子怎么能心安理得?

    四是实现人生价值。何谓价值?价值就是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这个杯子有用,因为它能装水,因此对我有价值。但如果这个杯子烂了,漏水了,就不能装水,对我就没价值。如果老师工作很用心,能力水平很不错,学生在你的引导下能健康成长,那你对学生是有价值的,对学校是有价值的。反之,你的课上得一塌糊涂,或者学校的任务你完成不了,那你对学校有什么用?对学生有什么价值?可以说没价值。

    五要克服职业倦怠。关键是要有事业心、责任感,有积极的态度,对工作投入。如果你是主动工作,你有追求、有目标,乐在其中,就会不知疲倦。如果被动工作,心里就会很累。如果你尽力了,给了学生好的教育,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认可,我想你不会累。这里我讲一个寓言:一头马、一头驴听说唐僧要去西天取经,驴觉得此行困难重重,便放弃了;而马却立刻追随而去,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驴问:“兄弟,是不是很辛苦啊?”马说:“其实在我去西天这段时间,您走的路一点不比我少,而且还被蒙住眼睛,被人抽打。其实,我是怕混日子更累。”

真正的累,来自于内心的无知与迷茫。要消除职业倦怠,从五方面努力:一要有积极的情感二要积极地投入工作,三要良好的人际关系四要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目标,五要体验到个人的进步。我也当过老师,也上过课。我有这样的体验:讲一堂课,台下的学生“抬头率”很高,自己也很带劲,心里会有小小的成就感。如果哪天的课讲得不好,下课后自己心里会懊恼,自责大半天。

    有的老师喜欢发牢骚。李镇西有一句话,“如果对自己的职业不满意,有两种选择,要么改变职业,要么改变心态,不要发牢骚。”发牢骚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二要用心工作。用心工作就是备好课,讲好课,改好作业。有的老师备课不深入,甚至根本不知道备课应该从何入手,稀里糊涂的。备课只是复制粘贴,然后打印出来。这样算备课吗?

要备好课,首先要熟悉教材,这需要反复研读,透彻地理解教材。如果老师没有理解透彻,是不可能给学生讲清楚的。“以己昏昏,使人昭昭”,这可能吗?不可能。其次要分析学情。我们做什么事,要考虑受众的需求。最近广东省推广教育信息化全员培训,我认为省厅的做法很好,培训前先测试。在测试的基础上推荐课程,让学员选择,再进行培训。我觉得这样很有针对性。我们请客吃饭,点菜时还要考虑客人的饮食偏好和忌口。老师讲课也一样。在课前预习阶段,老师可以发问卷表给学生,难懂的知识点,打个“×”,易懂的打“√”,老师讲课就能有的放矢,对于很浅显、学生看书就能看懂的知识点,少讲,学生难懂的,多讲。

    三要设定教法。哪里用讲解法,哪里用讨论,要引用什么,哪里需要打比方,怎么打比方才恰当,举什么例子,是使用归纳的方法,还是用分析的方法?归纳,是由分到总,得出一个结论;分析,是由总到分。

    四要设计问题。我讲过多次,老师普遍存在满堂问,随口问,“同学们是不是?”“同学们对不对?”都是提问,但这样问有用吗?一点用都没有。你随口问,学生不用思考,随口答。因此,一定要设计提问的问题,你的问题,一定是需要学生经过思考才能回答的。提问以后,留三分钟甚至五分钟让学生思考。所提的问题,一方面,要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另一方面,要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

讲课要注意三点:一是讲不是念,讲课不是念课,有些老师,照书念经,把课文的文字搬到PPT上,一个字不落地念下去,这是讲课吗?这是念经。所谓讲,是要用自己的语言,要口语化,哪怕不那么严谨,也好过一个字一个字地念。既然是讲,就要用自己的语言,心中有课,是意在话前,是想清楚再讲。想得清楚,才能讲得清楚。二要注重感性直观,要有内涵。多举例,多打比方,多讲故事。另外讲课要有内涵,要深刻,要讲现象背后的本质,讲文字背后的事理。有的老师只看到事物表面,看不到背后的事理是什么。老师要讲有内涵的东西,眼中看得到的不一定讲,而要解析眼睛看不到的,现象背后的东西。当然不是很直白地讲道理,而要用故事来阐述,打比方,举例子。三要把握节奏,要遵循听觉认知规律。如果不注重节奏,一直讲理论,学生容易打瞌睡。一般来说,近似的内容和声调,坚持5分钟就容易疲劳。所以老师用5分钟讲理论、讲观点,然后就要刺激一下,讲感性直观的东西,过去我们看过的电影《地道战》,也不总是“啪啪啪”地打仗,不总是爆炸。它一会儿打仗,机关枪扫射,烽烟四起,一会花前月下,温情脉脉。这是拍电影的规律,值得我们讲课借鉴。最近上映的《速度与激情7》,也不是从头到尾都飙车,飙车几分钟,然后又出现保罗一家三口温馨的画面,就这样在紧张、舒缓中不断交替。我们讲课也是,不要一味讲理论,也不能从头到尾都讲故事,要有观点,学生记住的是观点和道理。

改作业要注意三点:一是对学生答题错误的地方,不要简单的打叉。错了打叉可以,但要批注,而且越详细越好,学生才知道错在哪里,要怎么改。如果是普遍性问题,可以不批注,但要在课堂上讲,如果是是个别问题,要么批注,要么个别辅导。但是,作文就尽量面批面改。对学生作文,只是打个分,没有批注,没有点评,他不知道自己哪里写得不好,要怎么改正。作文的点评比较复杂,因此我强调,对写得不好的作文,要尽量面批面改,面对面改一次,学生将受益终生。

    三要坚持学习。刚才讲了,一方面老师要有好的工作态度,但还不够,还要有能力,能力水平从何而来?学习学习再学习。没有学习就不会提高,就会因循守旧,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个源头活水就是学习。但是很遗憾,我们相当一部分同志,没有学习的意识,不参加培训,不读书不看报。

四月份,我请罗老师到河中作高考作文的备考指导,我觉得非常精彩,收获很大。举个例子,他说,学生审作文题目,要用是什么和不是什么来审题,比如《坚韧,我追求的品质》这道题,是坚韧,不是坚强,坚韧就是百折不挠,多次挫折而坚持下去,不泄气;坚强,就是一次的打击,我顶住了。所以,作文就要写经受多次挫折考验,如果只写一次挫折考验,那就拿不了高分。诸如此类,真的非常管用。为什么他能够在短时间内帮学生提升成绩,因为他学习、钻研,对命题的规律,评分的规则,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把握得非常到位,这需要钻研、需要学习。我认为,能跟到这样的老师,真的是一种幸运。河源的老师们要像罗易老师一样,坚持学习,刻苦钻研,提升自己。

学习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参加培训。通常培训的老师,讲课浓缩了他所看的书,他所经历的事。一个半小时的课,可能是他几十年的经历的浓缩,可能是读了上百本书的浓缩,听了他的讲座,就能把他读书和经历的成果,纳为己有。这是多好的事情。但是有些老师,觉得听培训课是一种负担,实际上他们浪费了很多资源和机会。学习的另外一个途径是读书看报,读书看报就等于与名家、名人面对面交流,而且这种交流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拿起书,拿起报纸就看,可以随时交流。我建议老师、校长,要多看报读书,如人民教育,中国教师报、中国教育报。近期,我们要组织一次国家教学成果奖的获奖项目的学习辅导,让我们老师知道,我们国家的教学改革有什么成果和新进展。

四要理念正确。理念管方向,方向是指向目标的。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是孩子的健康成长,健康成长应该是孩子的全面发展,我讲的全面发展不是指中英数,数理化全面发展,而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首先是智育,学科知识和能力。分数很重要,决定孩子升学,但仅有分数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培育孩子正常的情感价值观。要让孩子拥有一定的抗挫折能力。51的报道称,江西的一个孩子,因为考试成绩不好,服农药自杀。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眼睛里只有分数,没有人,没有生命。将心比心,假如你的孩子在学校读书,你希望你的孩子仅仅是分数高成绩好吗?如果你的孩子身体不好,如果你的孩子是个很极端的人,和同学合不来,作为父母,你的心里会好受吗?我们一方面要培养孩子的知识能力,更要培养孩子正常的情感价值观。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学生的禀赋有很大差异。我们不能强迫一条鱼去爬树。一个孩子中英数成绩很差,老师不用焦虑,也不要强迫他,你要做的就是挖掘他某一方面有特长,并加以保护和培育。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上清华北大的,重本的录取率才百分之六,一百个人只有六个人能上重本,二本的录取率才百分之三十。不是只有上大学才能成才,才能过得幸福,条条道路通罗马,条条道路通幸福。如果这个孩子有画画的天赋,我们通过选修课、老师的辅导,让他往这方面突破成才,将来成为画家,岂不更好吗?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