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转变教法,让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 |
作者:吴国旺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212 更新时间:2014/1/27 20:25:23 文章录入:hbh 责任编辑:hbh | |
|
|
有一段话是这样问答的:人为什么有两条腿?答:为了可退可进。人为什么有两只手?答:为了可取可舍。人为什么要长两只眼睛?答: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该重视的重视,该放弃的放弃! 这段话也激发了我的教学灵感,重视课堂当中应该重视的内容,放弃一些大包大揽的环节,转变教法,让语文课堂学习锦上添花! 当前,我校正大力推广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模式的特征是:课堂活动的主体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努力地传授,而是学生积极地实践。无论学生的学,还是老师的教,都是空前高效,而不再是少慢差费。正因为如此,也激发了我的教学灵感,重视课堂当中应该重视的内容,放弃一些不必要的环节,转变教法,让语文课堂学习锦上添花! 目前,我校的语文课每周安排有六节,根据每单元的内容,我精选一个或两个知识点,用两三节课时间讲授完成,经过教材整合,聚焦某知识点进行特写,而不是蜻蜓点水式教学,哪儿都学,结果可能哪儿都学不会。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尽可能多的感知语文材料,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写作中学会写作。 具体做法: 第一课时集中式字词学习 为了扫清一个单元阅读障碍,每单元教学之前,我都用一课时进行字词集中式学习。做法是:以小组为单位,两两合作,一人根据预习情况来讲解有关字词的读音、结构、含义、易错处等知识,另一个同学发现错误并及时予以纠正。在规定的时间内两人互换角色,互相修改,及时订正。最后,让掌握好的同学到组检查。这样,食饱力足,各得其所。 第二三四课时集中式讲析课文 面对一篇讲读课文,我会先由学生谈一谈对本课内容的看法,角度灵活,畅所欲言。为了避免只有点到名的同学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而大部分同学成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看客,我通常的做法是:给出一个框架,小组内部先讨论消化知识,然后叫其他小组的同学上台交流分享,再视回答时的声音、流利程度、观点等进行小组打分,以确保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起来。入选的课文多是经典之作,其闪光点很多,而且都有自己特点,我一般只选取一两个重要的知识点进行讲析,不必把每个点都考虑到。因为,当知识点多到一定程度时,大脑会处于“屏蔽状态”,什么也听不见,什么也记不住。正如天上的星星很多,多得使人眼花缭乱,不便于识别记忆,但是一个月亮、一个太阳较星星更容易记住。所以对文章的每个知识点都掘地三尺,讲得火花四溅,反而是带着镣铐在跳舞。 第五课时集中式自学课文 通常情况,自读课文我都舍弃不讲。但也不会放任不管,要想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不要以我们喜欢或习惯的方式去讲课,而是以学生所喜欢、接受的方式去组织课堂。为此我转变教法,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由选择自读课文中一篇,通过小组竞标的方式,先小组备课,然后我从中选优,让准备的最好的学生去讲;有时,我会说,这节课,只要找到一种模式,就很容易学会,看看谁,最快找到,并到讲台上发挥;有时,我会让有问题的学生点名自己最信赖的同学给他讲解,这样更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学生参与了,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第六课时集中式阅读 有人说读书是和伟人对话,每打开一本书,我们就打开了一扇门,不用预约,不用敲门,不用问候,甚至不用得到允许,我们就这样轻手轻脚地进来了,没有人说我们不礼貌,没有人督促我们离开,大师们沉淀了多少年的思索,沉淀了多少年的智慧就这样被我们轻而易举地囊括怀中,何乐不为? 因此,我经常鼓励学生愉快阅读,拓展视野,积累素材。采取的方式有:自助餐式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喜欢的作文指导;特色式阅读,老师选择名著、文言文等指导学生阅读,以增加阅读深度;鸡尾酒式阅读,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各种各样课外书带到课堂阅读。 最后,我想借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诗句与大家共勉:古今之成大事业者,必经过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即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即做任何事都必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即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请大家记住:善于奋飞的人天上有路,敢于攀登的人山中有路,勇于远航的人海里有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