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作者:黄雪芬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103  更新时间:2014/1/27 20:32:42  文章录入:hbh  责任编辑:hbh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原动力,它能直接转化成学习动机。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说的:“教育的艺术,就是要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只有学生感兴趣才会有高度的热情,积极主动去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开始,是成功的秘诀。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我就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优化开头,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俗话说:美不美头一嘴。课堂上一个漂亮的开头,就是教学成功的良好开端。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地读教材内容,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有学生会讥讽说:“这些字我们都会读”。没有具体生动的叙述、引导,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达到预期效果。如果一上课,我们就以故事形式或滔滔不绝地讲,虽然故事能吸引学生,但抓不住重点,突不破难点,学生不能积极探究和思考问题,还是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所以上课要讲究开头艺术,想尽办法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我们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头语,用开头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有求知欲地投人到学习中去。如:讲《隋的统一与大运河》时,我先多媒体出示长城,然后介绍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最后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项伟大的工程,与长城一样,千百年来享誉世界,被称为世界工程技术史上的奇迹,你们想知道他的具体情况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它的风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兴趣迥然地开始本课的学习。

二、设疑、解疑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学贵有疑,有疑才有所思,有思必有所得。在讲课过程中设置疑问,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时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陈胜吴广诛暴秦》这一课时,设问学生,陈胜吴广为什么要诛暴秦?他们的起义成功了吗?后来又有哪些人民起义,结果怎样?一下子议论纷纷。讲到秦的暴政时,设问学生,谁能用具体的史料来证明暴政的具体表现?这时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们个个都争着举手回答。又如:讲《唐玄宗与开元盛世》这一课时,设问学生,学完这一课,我们该怎样来评价他呢?你能说出他的贡献与过失吗?通过这一设疑、解疑的过程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开拓了他们的思维,掌握了本课的内容。

三、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历史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而且又无法回到当时的情景。但这不能和枯燥无味划上等号。如果我们在教学时,能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也能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如讲《铁器牛耕与社会变革》这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排练了历史剧,让学生穿越回战国时期秦孝公与商鞅促膝足谈的历史场面。在讲解具体的内容时,让学生自己充当小老师,为大家讲解。讲《春秋争霸与战国七雄》这一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从学生喜欢的成语故事老马识途、一鸣惊人、卧薪尝胆引出本课的内容。又如讲《古代医学和农学》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第理解四诊法,我让学生排练了中医给病人看病的情景。为了引出华佗及麻沸散这一目的内容,我排练了华佗给受伤的人做手术的小剧。这些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理解,加深印象,从而有利知识的巩固。

总之,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热爱历史的灯塔。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更好的学习历史。在教学中,只要我们把握住历史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兴趣之树就会常青,历史教学的春天就会永驻。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