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我校接受广东省推进教育
家校共筑,八年级打造升
荣耀•振奋丨学校荣
龙川第一实验学校语言文
国家语言文字的方针、政
龙川县县委书记黄添胜率
一朝为人师 今生龙实情
铮铮誓言化行动 齐心共
诗话中秋:龙川第一实验
身正为范 立德树人
  [推荐]河源市初中学校推行四个“整体负责制”教学管理模式实施方案           ★★★

河源市初中学校推行四个“整体负责制”教学管理模式实施方案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885 更新时间:2014/9/29 11:00:15

河源市初中学校推行四个“整体负责制”

教学管理模式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河源市振兴初中行动计划(2014-2017)》,创新学校管理模式,优化管理运行机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形成整体育人的合力,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内容

(一)四个“整体负责制”的教学管理模式,即以年级组长为核心的年级整体负责制,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整体负责制,以科组长(备课组长)为核心的学科教研组(备课组)整体负责制,以教师个人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教学过程整体负责制。

(二)四个“整体负责制”的教学管理模式,要求开展年级、科组(备课组)、班级和教师个人教学质量评价,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级级过关、科科过关、班班过关、人人过关;要求全体教师对年级、科组(备课组)、班级整体负责,对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要求班级所有科任教师树立既教书又育人的观念,形成育人合力,产生“1+12的教育效果。

二、实施办法

(一)以年级组长为核心,对年级组整体负责

1.抓好年级教师队伍建设

1)制定年级组教师发展规划和班主任培养计划,定期组织科任教师和班主任开展业务学习。

2)定期召开全体科任教师会议和各学科备课组长会议,分析研讨教学情况,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对策。

2.抓好年级学生德育工作

1)制定年级组学生德育工作目标,定期组织召开各类教育会议(含学法指导、学生思想、行为规范、后进生转化等):七年级——新生入学教育、初中与小学的衔接教育;八年级——青春期教育、法纪教育;九年级——理想、前途教育,抓好升中目标落实工作。

2)抓好年级组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与建设工作,让学生干部自主参与年级管理工作,开展具有年级特点和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组织好学生的社团活动。

3.抓好年级常规管理

1)精心组织年级内学生的大型活动,抓好学校各项常规的落实、检查、评比工作;组织召开年级家长会、家长学校学习培训(每学期至少一次),做好学校、家庭、社会的配合工作;督促班主任做好家访、电访工作,建立年级家长委员会。

2)年级组长应及时向德育处、教务处(教研室)汇报本年级工作。期中、期末做好本年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习质量的分析评价,协助做好本年级教师的有关考核评价工作。

(二)以班主任为核心,对班级整体负责

1.建设良好班级文化

班主任要依据学校制定的班级文化建设指南,明确班级文化建设目标,即构建一个能够体现先进教育理念,引领班级团队积极进取、健康向上、团结和谐,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凸显班级特色,多元多彩的班级文化。实现一年成规范,两年显亮点,三年创特色。

2.抓好学生品行养成

班主任要依据学校德育处制定的《文明班级评价细则》,从常规工作、重点工作、特色工作等方面规定,明确文明班级建设目标。学校应规定班级学生品德行为达标率、优良率及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率的控制底线,将之纳入班主任每学期的评价考核。班主任应每学期对每一个学生的思想表现、道德品质、学习态度、组织纪律、文体表现和劳动观念等实行全面考核。

3.抓好班级教学质量

班主任应做好本班级的教学业务协调工作。学校教务处(教研室)每学年初应给年级组下达教学质量总目标,年级再将总目标分解到班,包括总分优良率、总分低分率、全科合格率等指标。教务处在期末绩效评比中,将各班的完成率与绩效捆绑,奖金下发至各班,由班主任再按一定比例和科任教师结算教学质量奖金。

4.推进家长学校建设

学校通过培训指导,促进班主任成为班级家长学校的主讲教师。班主任要通过家长会指导家长更新家庭教育理念,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实践科学的教育子女的方法,促进家长自身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的同步提高,努力将班级家长学校办成家长的修身学堂,修业学园和共同发展的精神家园。

(三)以科组长(备课组长)为核心,对本学科整体负责

1.组织科组教师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和有关教育政策。

2.制定科组学期工作计划和各年级段的教学进度并负责实施,学期末撰写科组工作总结。

3.抓好学科常规教学,对科组教师进行业务考核与评估,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意见,搞好段考、期中、期末科组教师教学质量分析。

4.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每周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和能力。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方案、有总结、有成果。定期设计学科板报和开展学科竞赛活动。

5.组织好每周的科组活动,抓好各年级段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组织好科组教师相互听评课活动,落实、检查学科教研教改活动。

6.加强中考备考研究工作,指导学科九年级科任教师研究复习课的课型及其教学模式,加强对中考试题和考纲的研究,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以教师个人教学质量为核心,对教学过程整体负责

1.加强常规教学过程管理

各校要制定教学常规月评价量化细则,要求各科任教师每月对教学工作自评和互评,再结合科组长和教务处的评价,形成最后的评价得分,在期末教学绩效中占一定比例,为教师教学质量的整体负责提供过程保障。评价要素主要包括备课、上课、作业批阅、听课、教学教研活动等。

2.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1)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科教学质量目标,研究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成绩的提升。

2)加强中考教研工作,加强对九年级学生的学法指导。九年级的全体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有效地复习,切实提高每一节复习课的效率。

3)加强课外活动的组织、开发和管理工作。特别是音体美和信息技术科组,科组内要组织力量加强研究,使学科竞赛辅导工作科学化、系统化和常态化。

3.加强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的教科研工作

1)结合校本教研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创造良好的研究与学习的氛围。充分利用集体备课时间集中交流和研讨,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与学的问题;研究和挖掘校本教材,提升学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开设“教师论坛”,举办“教师沙龙”,愉悦教师身心,分享生活工作乐趣,建立起群众性的学术自由交流平台。

2)开展学科主题活动。各学科结合自己的特点,开展有益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的学科主题活动,并将这一活动常态化。

三、保障措施

(一)增强整体负责意识,形成整体育人合力

传统管理方式比较强调个人作用,在评价方式上以个人奖励为主,个人奖励又以学科考试平均分为主,加上自古以来教师之间存在文人相轻的现象,受长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使得教师之间竞争加剧,同事之间缺少合作与交流,为了各自学科考试成绩,全然不顾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大量布置课外作业,挤占学生课外活动时间,不但加重学生学习负担,使得学生疲于应付,而且牺牲了学生的休息和锻炼时间,使学生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在过分注重文化课学习的同时,忽视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教育,使学校德育工作收效甚微。整体负责制则要求整体对个体行为负责,而个体行为也要对整体负责,四个整体负责制则要求全体教师对年级、学科教研组、班级整体负责,对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整体负责,所有任课教师都要树立既教书又育人的观念,既要关心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更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形成育人合力,产生“1+12"的效果。

(二)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创设整体负责制实施条件

实施整体负责制,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全体发展,学校整体发展为目的,因此在配置师资、生源等教育资源时,必须真正面向每一个年级,每一个班级,每一个教师和每一个学生。在选聘科任教师时,必须考虑年级之间、班级之间、学科之间教师素质的相对平衡,合理搭配任课教师,不能把所谓的骨干教师全部安排在毕业年级,要使每一个年级都有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并逐步实行教学大循环制;在学生分班时,要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学习习惯等均衡分班,不分重点班和快慢班,也不能集中优秀教师在少数几个班;在奖励机制上,要尽量使教毕业班和非毕业班的老师,教各个学科的老师同等对待,这样才能为年级整体负责制、班级整体负责制、学科教研组整体负责制的实施创设一个比较公平的先决条件,使每一个年级、每一个班级、每一个老师和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

(三)健全核心负责人聘任机制,保障整体负责制实施

各校要建立健全年级组长、班主任、科组长聘任机制。在年级、学科教研组、班级整体负责制中,年级组长、科组长、班主任有着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是整体负责制实施的指挥者、组织者、协调者。在整体负责制的实施过程中,要选聘好年级组长、科组长、班主任。首先,他们都应该是教学的能手,教育的行家,年级组长应具备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科组长应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教研组织能力,班主任则应具有较强的教育和管理学生的能力;其次要赋予他们一定的权利,如组织安排年级、教研组、班级活动,参与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参与选聘年级、教研组、班级任课教师等;再次,要给与他们一定的待遇,而且待遇要与他们负责的年级、教研组、班级目标管理的结果挂钩。

(四)推行教育目标管理,保障整体负责制顺利实施

为保证整体负责制顺利实施,各校要建立配套的管理措施,推行目标管理(包括年级目标管理、班级目标管理、学科教研组目标管理和教师个人目标管理),将学校工作的总体目标进行分解并细化,制定年级、班级、学科教研组和教师个人工作目标。根据目标制定详细的年级、班级、学科教研组和教师个人目标管理考评方案,提请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目标管理方案必须对年级、班级、学科教研组和教师个人提出明确的要求,如各年级学生德育目标,教师素质提高目标,教学质量阶段性目标;班级行为规范目标,班级教学质量目标;学科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要求,学科教学质量目标;教师个人教学常规基本要求,优生和后进生辅导,个人教学质量目标等等。

(五)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形成有效的整体激励机制

整体负责制的实施还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实行奖优罚劣,奖勤罚懒,要开展年级、教研组、班级和教师个人教学质量评价,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级级过关、科科过关、班班过关、人人过关,对先进年级、教研组、班级的教师群体和教师个人给予表彰奖励。教学质量评价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和体系,防止以单一的人平分指标奖励教师;要以年级和教研组在全县区评价中的整体结果对任课教师群体进行奖励,以班级整体评价的结果对班级所有任课老师进行奖励;对教师个人的工作绩效评价也要与他所在的年级,所在的教研组,所在的班级评价结果挂钩,突出整体教育质量。


 

文章录入:hbh    责任编辑:hbh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深圳市建林达实业有限公司 龙川第一实验学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