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我校接受广东省推进教育
家校共筑,八年级打造升
荣耀•振奋丨学校荣
龙川第一实验学校语言文
国家语言文字的方针、政
龙川县县委书记黄添胜率
一朝为人师 今生龙实情
铮铮誓言化行动 齐心共
诗话中秋:龙川第一实验
身正为范 立德树人
  [推荐]如何上好语文课         ★★★

如何上好语文课

作者:邹东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114 更新时间:2014/1/27 20:28:34

有人说: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一首余味隽永的诗,一曲余音绕梁的歌,一副意境悠远的画。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很多老师都在寻求最佳的答案,希望找到最有效的途径。上个学期我的语文教学取得了一点成绩,主要是采用了以下几个途径。

一、重视文本解读,提倡“裸读”

上好语文课,首先要重视文本解读,读懂文本,这是上好一堂课的起点。如果一个老师,连文本都没有读懂,那如何指导学生去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和领悟文章的内涵?

教师如何去进行文本解读,读懂文本?我认为最为重要的是做好“裸读”这一环节。在没有任何参考资料的前提下,教师进入文本,和文本对话,这一点特别重要。选入课文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裸读,能让文本本身扎根脑海,让自己在教学中更贴近文本,就很少会脱离文本空读、假读,教师会不自觉地将学生带到令自己感动的语言文字中。也便于教师在独立阅读思考中,对文本有新的、独特的理解与感悟。我们说我们的课堂要常教常新,既为“新”,就不是教参上的那些“老”东西,这些“新”要靠我们教者在独立的阅读中,在从前教过以后的基础上的重新阅读中,有新发现,新感悟。如,在教鲁迅的《风筝》时候,我就先进行“裸读”,先读懂文章的内容及表达方式(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如何写?);读懂课文、把握课文的共性和个性、把握课文的教学价值等等。对文本有了深刻的认识,读出了每一个字里行间渗透着的作者的情感,深入作者的灵魂之后,我才走上讲台。

二、要精选教学内容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的选择远比教学方法重要,甚至有些学者认为“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下一番功夫。

首先,我们是语文教师,上的是语文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所教的必须是“语文”的内容,要培养学生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学科特点,所教的内容必须符合文体的特点,所教的内容必须紧扣文本特色,有的老师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这就是忘了我们语文课的根本。

其次,由于语文所蕴含的语文知识的重复性,就需要老师根据文体的特点和文本特色以及学生的实际认知心理来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然后再围绕教学目标来选择取舍教学内容,这样精选的教学内容才科学恰当,才能高效地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再次,要避免在学生一看就懂的问题上纠结不休。随着学生认知程度的增加,有些问题学生他自己就能够解决,如果教师再搬到课堂上来,那就不但浪费时间,而且会“求末舍本”。比如,九年级的学生,对表达方式已经有了很深的了解,如果每在一篇课文中,教师老是纠结“这篇文章用了什么表达方式”,那么在文章“咬文嚼字”上下的功夫自然受到影响。

最后,一节课的内容切忌面面俱到,不同的文本有各自的特色,也就是各有其长处,各有其出众的地方。我们教师就应该从文本中把那些具有特色的内容精选出来,深入地讲,放大地讲,像电影那样来一个特写镜头,展示一幅特写画面,引导学生专注地看,深入地读,读出内涵,读出感悟,融为自己的东西。如,朱自清的《春》是一篇非常著名的写景散文,可以讲授的内容有很多,写作手法、表达方式、句子赏析、文章结构、等等,教学上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我选择了表达方式、句子赏析这两个方面进行教学,学生也就真正掌握到了文章的精髓。所以说,“一课一得,得得相连”,一节课下来,学生有一个收获,那么所有课下来,学生的收获会是多么丰盛!

三、合理的设计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不一样的教学设计,会带来不一样的教学活动,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合理、清晰、顺畅的教学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保证。

首先,明确教学重点、了解学习难点,这是教师对教学设计、内容处理时一项重要的工作。明确重点一定要吃透教材,语文知识浩瀚无边,单单一篇文章,可以学习的知识就很多,我们不可能要学生全部掌握,究竟在这一课中,我们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点,就要看教师吃透教材的程度。了解教学难点,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而言,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学生、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状况,了解他们的思想、需要和兴趣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关注学情。

其次,要找好教学的切入点。找好教学的切入点,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时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果一节课的切入点找的好,那么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教学的思路清晰明了,学生才能够轻松的掌握知识点。如在教《伤仲永》的时候,我的切入点是:同学们,都羡慕那些所谓的神童吧?但是是不是所有的神童都会很出色呢?这样,引起了学生的极大的学习兴趣。

再次,教学环节要简化,课件制作要简练,切记教学花样多。现在有些语文课堂出现“花样多、负担重、效率低”的现象,教学环节是一个接一个,课件制作是使人眼花缭乱。教学环节太多,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教师为了让这些环节一一呈现,学生还没来的及好好的感悟,就被硬生生的拉开。课件太过于复杂,制作的缤纷多彩,或插入动画、或链接影视,一节课下来,课上的热热闹闹,但是学生很多知识单单停留在感官上,并没有实实在在学到多少语文知识。

四、重视小组学习,优化课堂结构

我认为,我的语文课最成功之处便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把课堂真正交给了学生,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合作、探究,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学会自主思考,语文课堂也变得充满了青春的气息和生命的激情。

以讲授古文为例。在讲授古文时候,那些字词翻译是最无趣最枯燥的,但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却不一样了。我是这样进行的:小组合作,弄懂字词读音,翻译课文,把本组认为容易读错的字的读音、重点词、句子的翻译提醒其他小组注意,不懂的问题求助其他小组。看哪个小组进行的又快又好。这样一来,学生立刻就情绪高涨,讨论、提问、总结、展示,枯燥的字词就在火热的氛围中掌握了。

文章录入:hbh    责任编辑:hbh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深圳市建林达实业有限公司 龙川第一实验学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