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我校接受广东省推进教育
家校共筑,八年级打造升
荣耀•振奋丨学校荣
龙川第一实验学校语言文
国家语言文字的方针、政
龙川县县委书记黄添胜率
一朝为人师 今生龙实情
铮铮誓言化行动 齐心共
诗话中秋:龙川第一实验
身正为范 立德树人
  [推荐]如何让学生学好思想品德         ★★★

如何让学生学好思想品德

作者:刘建新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074 更新时间:2014/1/27 20:33:35

思想品德的教学,既是一种享受,也是一门艺术。我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一、注重激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的老师”,要想学生喜欢思想品德,首先,作为教师得想办法让学生喜欢你及你所教的学科。根据经验,上课有激情,亲和力强,善于鼓励学生,欣赏学生,知识面广,且对学生严中有爱的教师都比较让学生喜爱的。我在与学生的交往中首先是注重了在学生面前树立这一形象,赢得学生的喜爱,再充分利用这个有利因素,趁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喜欢思想品德学科。其次,在第一节课就让学生知道学习思想品德的作用和意义,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再次是在教学中,注重善用故事激活学生上课情绪,引导学生明理,如在教《学会拒绝》一课时,我就选用了《潘多拉魔盒》的故事来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明理;注重先易后难,善于从生活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如七年级的入学教育,我就从学生进校后的第一印象和最初感受谈起,然后引导学生去进一步观察、了解整个学校,帮助学生怎么样去适应新的环境等等。让学生感觉到思想品德是一门既好学又好玩的学科。逐渐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的兴趣,这样为以后的学习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引导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引导可表现一种启迪,当学生迷失方向时,不要轻易告诉他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引导也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畏惧时候,老师不要拖着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们不断向上攀登。比如我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一课《自我新期待》一文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让学生从心理上认识自我,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缺点,探讨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根据自身独特的特点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同时开展小组讨论合作,在全班进行交流与评选,评选出“乐观之星”、“自信之星”、“明日之星”。引导教学,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

三、注重因材施教

学生在经验储备、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教学中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前提。我根据学生的实际,采用适当“调试”的方法和各种“差异教学”的策略:在课堂上,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点名程度不同学生来完成;在学习小组评价上,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问题的难易来给学生和学习小组不同的评价分数;我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根据我校编排学习小组的特点,要求组长和学科负责人必须全部完成,而其他组员则可只完成课内练习就行。这样做,能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收获和提高,使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

四、注重教法的创新

为了能让课堂生动起来,活跃起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在教学中注意了教法的学习和创新:

1.注意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结合学校的导学案,课前引导学生借助导学案,自主预习思考课文,尝试重难点问题的理解和把握。这一做法,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同时也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关注老师的评讲,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2.注意了课堂上学生互动合作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为教而教,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这种灌输式的单向互动,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我认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更有利于学生在相互启发和感染中获取知识,促进能力、情感和觉悟的健康发展。比如我在教学第四课《欢快的青春节拍》第二框《感悟青春》一文中,设计了一个小菲与异性交往的小品:小菲的同学李宵的成绩特别好,特别爱帮助别人。小菲有什么问题都喜欢问他,他也很高兴为她解答。没多久,同学在他们背后指手画脚,于是小菲便躲着他,他们也彼此疏远了。引导学生根据案例讨论:“小菲的做法你怎么看”?让学生在小组中自由讨论,得出结论。再派一个代表把结论说出来与全体同学分享。这样的做法,因为结论是学生自己探讨出来的,所以学生记得牢。考试中,凡是学生自己探讨过的问题,学生都回答的非常好。

3.注意探究式学习。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鼓励学生在实际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根据这一理念,教材在每个单元安排了一个探究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从发现问题开始,分组活动揭示主题。然后根据主题进行教学,层层展开。让学生结合生活,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掌握运用,最后归纳总结,得出结论。这种探究式的教与学过程,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非常多的好处。

五、注重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

初中阶段,作为学生的人生转折时期的重要阶段,学生需要我们老师更多的理解和尊重。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理解学生的行为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让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更多的来自教师的理解、尊重和在学习中给予的点滴关怀与支持。让学生感受到与你相处的愉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你所教学科的快乐。我班的森裕同学学习基础比较差,在学习时表现出烦躁的一面,对同学不够友好,对老师也不够尊重,但我理解他在集体中因为竞争而带来的压力,我没有批评和责怪他,而是让他静下心来,按计划,努力朝自己的目标前进,自此之后,森裕同学改变了自己的行为,学习成绩不断进步,特别是思品,而且还主动要求做思品学科代表。因为理解尊重学生,自己也得到了学生的尊重,一节新课的学习,无论是课前的预习,课堂的授课,还是课后的作业复习,学生们都非常配合。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要在向同行的学习中,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让我们的学生学的开心,学的轻松,学有所成。

文章录入:hbh    责任编辑:hbh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深圳市建林达实业有限公司 龙川第一实验学校 版权所有